长春市民盟完成市政协《关于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改革与创新发展研究》调研课题
发表时间:2012-08-14 09:54:02
2012年初,市政协十一届二十二次常委会,决定将“推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年度重点课题之一,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大问题的决定》,结合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长春市“十二五”文化事业及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以市政协万芝兰副主席、孙丰月副主席、侯治富副主席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重点对构建我市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公共文化重点工程建设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旨在促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和科学发展。
长春市民盟在孙丰月主委的安排下,积极参与,承担了《关于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改革与创新发展研究》这一调研课题,并很快成立了以徐继承秘书长为组长,丁肇勇、邹杰华、宋川、付大为为成员的课题组,精心组织、认真研究、周密安排、多方筹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形式的调研活动。
一是组织专家开展市内调研。在市政协的统一安排下,听取了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等部门关于长春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情况的汇报;深入到朝阳区、南关区、绿园区等文化场馆、部分社区,集中开展了三次大型的专题调研,并根据课题组需要单独组织了多次小型调研活动,取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为形成调研报告积累了素材。
二是根据市政协赴宁波、南昌、武汉等城市进行的学习考察成果,对外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总结,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路,从中提取出适合我市城市公共文化体系改革与创新相关方面的大量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
三是深入基层,广泛开展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课题研究定量、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根据需要,课题组认真研究,精心设计了调研问卷,通过市政协平台,发动社会力量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查,覆盖我市朝阳、南关、宽城、二道、绿园、双阳、经开、净月等八个区域,深入14家基层社区和2家企事业单位,涉及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身份、不同收入和学历水平的人群,内容涵盖文化设施、活动组织、资金保障、文化需求等众多方面。
四是在课题组撰写报告过程中,对报告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及时与市政协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参加3次课题调研推进会、5次座谈会和3次报告论证会,对充实和完善调研报告起到了很大效果。
经过近四个月的组织调研、搜集资料、认真撰写、多方论证,课题组最终形成正式的研究报告。8月10日,市政协召开十一届二十四次常委会,专门听取此次调研成果报告。市政协主席张元富,副主席管树森、宋勇、张晓华、张红星、万芝兰、王占石、侯治富、秘书长唐晓明和71名常委参加了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兰出席会议并对这次调研成果和协商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课题组为长春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市政协主席张元富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作好这个课题研究意义重大。希望各级政协组织、各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继续关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研究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一如既往地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