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盟员、吉林大学教授王东坡先生逝世
发表时间:2015-04-30 10:45:56
    民盟盟员、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园外籍院士、著名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家王东坡先生,因病于2015年4月27日8时56分在长春逝世,享年88岁。4月29日,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中共省委统战部部长刚占标、民盟吉林省委副主委关今,民盟长春市委副主委穆金辉、秘书长徐继承,先生的家属、学生、生前好友参加了追悼会。 
     
    王东坡先生生平 
    王东坡 沉积学家。1927年11月21日出生,福建漳州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吉林大学原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协会顾问,3至7届省政协委员,民盟盟员,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1951年山东大学地矿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52年到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任助教并于1953年攻读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硕士学位。1957年硕士毕业后历任长春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石油教研室、沉积岩教研室主任,讲师。1969年下放到农村。1971年返回长春地质学院,先后任地质博物馆馆长,副教授,教授;长春科技大学能源地质研究所所长。1981年由胡积伦、李志超介绍加入民盟。1983年当选吉林省第五至七届政协委员;1992年当选长春市民盟第九届常委,并多年担任民盟基层组织的主委职务。治学格言:在科学研究上精益求精、锲而不舍,在待人接物上与人为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长期从事大陆构造沉积学教学和科研,创建“大陆构造沉积学”边缘新学科体系而享誉国内外。1976年主持吉林陨石雨研究,鉴定出30余种陨石矿物,并首次在吉林陨石中发现自然铜矿物,此成果参加第19届国际地质大会并获全国科技大会奖。此后完成的“攀西裂谷沉积建造特征”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的《松辽盆地中生代主要目的层段沉积相研究及生储盖层的探讨》,为旋回地层学和层序地导层学研究奠定基础,对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具有主要指导意义。1992年获国务院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1993年获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英才奖章;1994年业绩载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和美国《世界名人传》;2000年被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辞典》收录。 
     
           
           在长达60余年的地质生涯中,王老一直对事业充满信心,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始终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爱岗敬业。从事地学教育60年来,王老全身心投入大陆构造沉积学的教学科研领域,孜孜以求、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地学界骨干人才。提出地球深部层圈结构-盆地构造沉积演化-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的新方向,创建“大陆构造沉积学”边缘新学科体系。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六十余名。发表过“松辽盆地演化与海平面升降”、“东北亚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含油气远景”、“大尺度盆地计算机定量分析方法”、“海陆电磁噪声与滩海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等专著和教材七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过“对松花江群淡水湖成沉积岩相划分的研究”、“大陆构造沉积学”、“松辽盆地白垩纪冰筏沉积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裂谷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其含油性”、“中国东北中生代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沉积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及其分类”、“岩石圈组构对沉积盆地的制约”、“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系统的研究”等学术论文百余篇。先生培养的学生已遍布海内外,并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学子已在国内地学界成为栋梁之材。 
           王先生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倡导创新,在沉积学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贡献卓越。主持参加国家、部委的<六•五>、<七•五>、<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和部委的生产等科研工作四十余项。主持吉林陨石雨物质组分和组构研究,获全国科技大会一等奖;参加“攀西裂谷主要地质构造”、“地球物理特征及矿产的控制”分别获国家计委、经委、科委和财政部科技一等奖和地矿部科技一等奖;主持“湘江株洲江段重金属污染底泥搬运和冲淤规律的研究“、攀西裂谷中生代沉积建造特征”、“松辽盆地中生代主要目的层段沉积相研究及生储盖探讨”、“大陆裂谷盆地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等项目获地矿部和有关部委的科技三等奖十余项,四等奖一项。 
           王先生在科学研究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积极不断的吸收相关交叉学科尖端领域的知识,经常出席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国际地学界享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1985年曾以中国地质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参加国际沉积学大会,先后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美国等国家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学。1992年获国务院“为高等教育做出贡献专家”称号和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吉林省“英才奖章”、“省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评为“世界有突出贡献名人”、美国世界名人传记研究中心评为“金唱片奖的教育家和科学家”。1995年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王东坡先生在教学科研上的业绩与成果,为他在学术界带来了很高的名誉和地位,但他始终谦虚谨慎,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不居功自傲。他对人都以诚相待,严守信誉。先生一再强调学术研究一定要基础扎实,要耐得住寂寞。同时先生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精心育人,诲人不倦,真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老之将至云耳”。先生澹泊名利,谦和平易,乐于献身,甘为孺子牛以及才华与谦逊集一身的风采深深影响着一代学子。 
      王东坡先生,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