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他早早就忙起来了,做调查,写建议,常常忙到半夜。
他的建议都是先用钢笔一笔一画地写在日记本上,然后再让儿媳妇帮着打印出来,钉得整整齐齐。看他的做法,认真得像个小学生。
他其实不是全国人大代表,也不是全国政协委员。这位是长春市民盟盟员刘丹琼,今年69岁,一汽六中的退休教师。连续3年,他每年都写建议,托我省的全国政协委员带到两会上去。3年来,累计有11份了。
有人叫他“编外委员”。他笑说,“编外”也无所谓,只要建议被重视,跟真正的政协委员也就没啥两样了。
第一年提出三个建议有两个形成提案
第一次往全国两会上捎建议,是在2010年。
在当年全国两会召开前,民盟长春西新区委员会开了一次会,而刘丹琼是民盟盟员。他从会上得知,大家可以写建议让我省的全国政协委员带到全国两会上去。
刘丹琼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回家后开始酝酿。这一年,他写了3份建议。他要给一位全国政协委员送去,而委员们马上就要起身赴京了。“来不及了,你赶紧用电子邮件发过来。”对方说。刘丹琼用不好电脑,儿媳帮他把建议敲出来,给委员发过去了。
没想到,他的3份建议被带到民盟中央,其中2份被认为很有价值,并以提案的形式提到全国两会上。
这下,给了刘丹琼很大的鼓舞。去年两会,他又写了5份,今年他又写3份。累计下来已经有11份了。
建议给谁给哪个部门都会直接“指名道姓”
翻看了刘丹琼的11份建议,发现它们都很“特别”。建议提给谁,或给哪个部门,都会直接“指名道姓”。如:《关于修改刑法给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的建议》、《关于放宽对人民警察配枪限制给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的建议》、《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分子承担经济和精神赔偿等民事责任问题给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的建议》等。
“这是最符合要求的写法,我还专门为盟员讲过课。”刘丹琼说,另外,这样写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比如直接给哪位领导的,被秘书看到了,就会直接送到首长那里。
一份建议究竟该提给哪个部门,他也要仔细斟酌。就拿《关于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给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的建议》来说,刘丹琼原来是想提给国务院的。可是他一想,这几年国家决心很大,主要是下面各级政府执行的时候打了“折扣”。而人大有权制定政策,也可以督促地方政府来执行,因此,他决定提给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
看电视报纸作笔记
笔记本有七八厘米厚了
刘丹琼有个习惯,每次看电视报纸,身边都要备着笔和本子,边看边作“笔记”。这个习惯已经有几十年了。
“笔记本已经写了这么厚了。”刘丹琼用手比划着七八厘米的高度。
许多建议的内容,都与本子中记的内容有关。拿去年他提的一份《关于制定各类矿产资源开发中长期计划给国家发改委的建议》来说,就是源于他在央视看到的一条新闻。新闻说,稀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元素,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可我国以前出口价格一直很便宜,只卖“萝卜白菜价”。
“等我们用光了自己的资源后,就要花千倍、万倍的价格向外国购买。”刘丹琼建议,要对这些矿产资源进行有计划地开采,长期可持续地利用。
朋友说:不发牢骚了 有事跟你说
刘丹琼说,写建议不能坐家里拍脑门,闭门造车,要真正了解百姓的真实意愿,反映出他们内心的呼声。他利用一切机会,了解民情民意。
走在小区里,听邻居们聊天,提到孩子大学毕业工作难找,他记下了;不买菜也上菜市场转转,问问菜价,看看大家的反映。“这些以后我都会提。”
有一次,一位老朋友见面对他说:“以后我不发牢骚了,有事我跟你说。”
刘丹琼去年跟其他民盟成员到镇赉农村去调研。那一次,让他感触颇深。“我还能看到土坯房,看到抱着羊鞭放羊的落后生产方式。建国初,我曾在白城最艰苦的地区工作了13年,当年那里就是这个样子。”刘丹琼说。为此,他专门提了一个关于加大吉林省西部大开发力度的建议。建议争取国家资金,在这些地区建立水系水网,并种植品种优良的苜蓿草。
他说:写建议有种“幸福感”
付出努力后,最让刘丹琼欣慰的,是他看到的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在他看来,或多或少有他的作用。
2011年在《关于整理汇编<中华民族精神>给李长春、刘云山两位领导的建议》中,有一段原文为:这种民族精神主要包括:“五四”精神、“一二•九”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日精神、南泥湾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北川汶川玉树抗震精神。这些精神,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去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出版的会议文件辅导读本中,这段话几乎是原文出现。
如今,刘丹琼住着一个大房子,有着足够丰衣足食的退休金,三个儿子的事业也都令他骄傲。退休已经有10年。可他看起来很年轻,脸上没有老年斑,耳聪目明。他本可以什么都不做,就在家里享清福。说到为啥总是要在建议中“挑刺”?
刘丹琼的回答是:“因为我心里爱这个国家。关注执政党发展,关心国家建设,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我始终把这些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编外委员”这个称呼,刘丹琼表示。“我一直在履行一名真正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职责,这就够了。”他说,写建议是认真思索的过程、理论提升的过程,也是情感爆发的过程。“有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不需要什么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