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春城市建设中要构筑“共同沟”的建议
发表时间:2009-11-19 15:26:34
    在城市的环境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通讯、电力等系统因布线在城市上空布下的道道蛛网及地面上竖立的电线杆等。这不但影响了城市的环境美化,也可能给城市的安全带来隐患。为美化城市,给市民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便于各管线的检修维护管理,政府应采用先进的统筹规划理念,把构筑“共同沟”作为迈向现代都市的一个重要项目。 
    “共同沟”是指将设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类公用类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并留有供检修人员行走通道的隧道结构,主要适用于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多的重要路段。采用“共同沟”能有效解决传统的市政管线直埋所造成的城市道路反复开挖的弊端,降低路面的维护保养费用,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功能,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功能集聚、创造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国外经验证明,在受到强烈的台风、地震等灾害时,由于城市各种管线设施设置在“共同沟”内,因而也就可以避免过去由于电线杆折断、倾倒导致电线折断而造成的二次灾害,从而有效增强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 
    目前,国外大城市已普遍采用“共同沟”。欧洲的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于19世纪中叶在系统地规划排水网络的同时就兴建“共同沟”。现在,欧洲许多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环状或筛形布置为特色的地下管道综合管廊网络。1958年日本在人口密度大、交通状况严峻的特大城市展开兴建“共同沟”。至1992年,仙台等地方中心城市均以建成。其特点是把上水管、中水管、下水管、煤气管、电力电缆、通信电缆与光缆、空调冷热管、垃圾收集管等九种城市基础设施管道科学、合理地分布位于地下10米、宽19.2米、高5.2米的“共同沟”内。 
    我国建筑界早就接触了类似课题,但由于建设“共同沟”存在着资金、技术、材料等三大难题,真正进行建设却起步较晚,所以在我国还仅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和一些现代化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有所建设,尚未得到推广和普及。“共同沟”在我国虽未得到普及性应用,尽管长春市经济状况在全国来讲并不突出,但它作为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模式和方向,仍需要政府予以重视并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统筹安排。因为:一是长春作为后发城市需要跨越式发展,而兴建“共同沟”属于一劳永逸、为民造福的工程,符合国际潮流,从长远来看,可为城市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并迅速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二是长春在伪满时期的城市规划中,体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城建理念,布局比较合理,街道较为宽敞,客观上为兴建“共同沟”提供了条件;三是长春人防工程设施较多且完善,经过改造可为“共同沟”建设提供基础和降低成本,同时,长春仍存在大量未开发地区,结合老城区改造来兴建“共同沟”,也能降低建设成本。因此,长春应在全国城市中捷足先登,积极推行“共同沟”建设。对此,我们建议: 
    1、应由市政府成立专门的规划领导机构,研讨论证“共同沟”建设项目。 
    2、政府应推进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成立专门的经营公司,负责筹集资金、施工兴建等具体工作,将“共同沟”当作一个经营项目,由使用“共同沟”的自来水、煤气、电力等部门支付相应的费用,实现“以沟养沟”。 
    3、结合城市改造和充分利用人防工程,设计具有长春特色的“共同沟”,并在新建城区的规划和建设时把“共同沟”项目纳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