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
发表时间:2013-12-25 15:17:13
    全国的企业中99%是中小企业,注册总数为4200多万户。长春市现有中小企业7.5万户,其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和价值已经占据50%以上,提供了60-70%的就业岗位,在长春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长春市中小企业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调研中发现,长春市800多个行业中的75000多家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分布产业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我市中小企业大多分布在基础行业中,其中农林牧渔企业1500多家注册,食品制造业516家,纺织皮革等注册860多家,在75000多家中小企业中占比约4%,这些产业大多技术含量较低,可替代性强,且生产经营稳定性不高,风险较大。 
    第二,整体经济效益不佳。在调研资料中发现,长春市现注册的7.5万家中小企业中,报利润亏损的占近45%。这其中不乏由于税收等原因而申报亏损,但是,即便如此,整体经济效益不佳也可见一斑。 
    第三,注册资本不够雄厚。长春市中小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约为400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户中小企业注册资本仅50多万元。企业自有资金实力不足。 
    二、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困境 
    鉴于以上长春市中小企业呈现的主要特征,必然导致其经营与发展中面临诸多困难,融资难也就成为必然。 
    第一,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较高。目前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银行信贷。在自有资金数量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想获得银行信贷更是难上难。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放贷热情不高,从以上中小企业发展中呈现的特点不难看出,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差、经营管理落后、技术含量低,在信用分析与评价过程中,很难达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和要求,贷款申请很容易被淘汰掉。长春市中小企业贷款覆盖率仅为15%,低于全国18%的水平,更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在贷款困难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求民间融资渠道,民间机构资金成本高,自然借贷成本更高,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负担。 
    第二,直接融资水平较低。全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仅占1.3%,长春市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数量为零,直接融资数额为零。长春市中小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太多,经营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主营业务投入不足、关联交易不清晰等等,使得上市融资没有可能,所以,直接融资成为我市中小企业的一大难关。 
    第三,融资担保问题突出。中小企业在资金实力和竞争实力都很一般的情况下,要想获得资金,担保成为一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中小企业大多资本金较少、固定资产也较少、盈利水平不高,加之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寻求担保较为困难。虽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出现对中小企业来讲是个新的契机,但是,融资担保费用居高不下,也让中小企业望而止步。 
    第四,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直接冲击中小企业。2010年开始,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由“宽货币紧信贷”转为“紧货币紧信贷”,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1个百分点以上,且连续12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高达到21.5%。这些导致商业银行资金紧张,信贷收紧,这一政策的直接受害者就是中小企业,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紧缩就紧小企业”,中小企业在紧缩中破产倒闭的也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即使能够获得贷款成本也会大幅上升。 
    三、破解对策分析 
    第一,完善政府扶持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主要构建三个体系,包括中小企业政府管理体系、中小企业财政支持体系和中小企业社会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政府管理体系中,世界各国都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英国的中小企业局等。首先这些机构都是针对中小企业设立的,这些机构的职责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经济政策咨询、技术支持、教育培训等,促进企业改善管理、节约费用、提升素质,从而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长春市的中小企业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保护着小企业,但是职责履行仍不到位,在支持小企业的发展中成效不足。 
    中小企业财政支持体系应该以财政税收为杠杆扶持,提高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一般来讲企业为了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首先会进行内源融资,之后才会选择外源融资。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可以让企业在税收负担最小的情况下,更大限度地从内部挖掘潜力,增加可用资金。我国包括吉林省、长春市在内的中小企业一般享有三年的免税期,但是,中小企业在免税期过后,仍然处于成长期,税收的减免仍然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持。税收政策扶持主要措施建议:1.提高增值税与所得税起征点;2.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面,让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利好;3.直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财政创新资助,可以以财政贴息贷款等方式进行。 
    中小企业社会担保体系。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资金有限、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较少,贷款融资过程中的担保问题一直很严峻。政策性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设立,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政策性担保机构一般由政府设立,吸收金融机构资金创办。担保机构的设立,既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又可以使政府避免卷入中小企业资金链条与经营链条当中去,既遵循了市场规则,又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避免了市场竞争中只有大企业才能生存所带来的市场结构性问题。 
    第二,构建间接融资体系的有效路径。间接融资体系中以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和民间金融机构共同构成阶梯式融资层次。 
    我们首先来看从大型商业银行的融资。虽然各大银行都建立了中小企业事业部,市场细分也基本到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倾向于资金投向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很有限。即使支持,资金成本也较高。贷款审批权限的下放,将成为大型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基层行更加了解市场和客户,与中小企业的接触更加密切,可以更好发挥服务社区、服务小微的功能。 
    发展中小型商业银行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曙光。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的经济身份、地位对等,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可以成为一种模式。目前长春市中小银行的发展仍然满足不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有待于在政策上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监管进行独立管理。 
    另外,民间金融机构具有立足地方、机制灵活、运作成本较低等特点,可以在限定的服务区域与中小企业一起共担风险、相互扶持。从信息的角度看,小银行与小企业更加具有对称性,可以进一步降低风险。民间金融机构的建立可以模仿或者直接采用类似广东省的民间金融机构,如信息协会、互助基金会、标会等机构模式,对于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第三,直接融资体系的构建。直接融资体系主要包括上市融资、风险投资融资与债券融资等方式。 
    中小板、创业板市场融资一般门槛较高,长春市中小企业尚无此殊荣。我们可以考虑采取一种新的“上市”融资模式,即“内部上市”,或者也可以叫做“区域上市”。即中小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发行股票,针对员工发行、针对区域社会团体发行、针对城市区域内市民发行等多种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在上证和深证上市,也不同于PE。可以委托本地证券公司,代为发行这种区域性质的股票,可以在当地进行股票交易,在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再选择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上市。 
    风险投资融资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渠道,所以,发展风险投资机构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风险投资机构在长春市的起步较晚,发展本地的风投机构对于支持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更为有效。风投的最初模式为将濒临破产的企业“救活”或者将急需资金支持的企业挽救,寻求上市,上市融资后风投退出以获得较高收益。但是,风投往往不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和能力为目的,而以上市融资获利后资金出逃为目的,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要慎用。 
    债券融资。我国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几乎为零,长春市的企业也一样。债券发行条件过高、审批程序复杂,导致中小企业至今无缘于此。债券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小企业不可放弃,在发展过程中,只要条件成熟,政府应该给予债券发行权,或者发行可转换债券,为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便利。